首页 > 动态
| 家庭育儿故事:零下14度和女儿的七分裤 |
|
文 |粒粒 企鹅号|粒粒西游记
2017年的最后一个夜晚,老天爷和这一年诀别的方式真是冷峻。 往年的冬天极少严寒至此,这最后的一晚更是达到了这
一年气温最低点,零下14度。 新的一年,太阳照样升起,温暖却未一同而至。时间的标志与人似乎是一个节点,昨晚是总结,今早就开始展望。与自然,
没有任何的改变,它是流动的,若不是生了大气,则不会在旧岁新年里有丝毫改变。 每一年的启始之刻,人们总会有一些新的目标,新的期望。这很好,是向前向上向往美好的积极心态。我也是,虽然没有大 的志向,也未对什么事信誓旦旦,但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新的一年要给孩子更积极正面的陪伴,少发脾气,多理解。 愿望有多美好,考验就有多严峻。目标若是那么容易实现,人的价值和能力就无法体现。
早上,气温显示外面零下13度,我们打算去健身房跑步,孩子们可以去里面的儿童室玩。
太冷了,我给女儿拿出来一条厚的长裤,长袖衫和毛衣。 平常这些事我不管,只是今天特殊,她不知道外面天寒地冻的严峻。
果然,女儿说:“妈妈,我不要别人告诉我穿什么。” 她自然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穿着,也可以对大人的安排表达不满。只是,我是妈妈,我也有保护她、向她传达经验的义务,这 就是为什么,妈妈还有另一个称呼:监护人。 孩子小时,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责任全在监护人。监护人也要保证孩子的安全,远离危险。
我说:“ 你当然不用,只是今天非常冷,所以妈妈想让你穿得暖和一点。”
她嘴里嘟囔着有外套,我叹一口气,从她房间出来。 一会儿她也出来了,长袖衫没穿,直接穿了毛衣,那件毛衣就像蜂巢一样,满是小“眼睛”,风一吹和没穿一样。裤子也没 有穿我拿出来的那条,而是穿了一条很薄的、膝盖上还有个洞的裤子,膝盖都要呼之欲出了。说好了不发脾气,想好了这一年要 做一个温和的妈妈。可是我心里的火苗还是窜了起来,气,很生气!
我心中默念三遍“不发火”的经,用平和的口气再跟她说:“外面真的很冷,换厚一点的裤子吧。” 她也表现出来不爽,很不情愿地回房间了。老公说他先去发动车,等车里暖和了,我们再出去。我心想,真是用不着这样周 到,孩子需要尝尝冷的滋味。然而,嘴上却没有说什么。 女儿出来了,这回她穿了一条七分裤! 小腿露了一大截,好似在向妈妈的权威默默宣战。 我无语,愤怒,恨不得大喊一声:
你现在、马上回房间给我换裤子!
心中排山倒海地这样气着,嘴上却一言未发。火发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大吼大叫了她就改变主意,心悦诚服地听从妈妈的建 议了吗? 不会的。或许会屈服于一时的“暴力”, 或许会大哭一场,或许这新一年的第一天就在鸡飞狗跳里开始。 这些,都是我不想看到的。 我什么都没有说,也不想再讲大道理。女儿去穿鞋,穿了运动鞋,靴子都不要穿的,是啊,穿了靴子又怎能凸显七分裤的美?! 我说,尽量语气平和:“ 外面很冷。你可以穿自己喜欢穿的衣服,妈妈也跟你建议了好几次, 等会冷了不要抱怨,若是感冒
了,也不要抱怨。”
她不置可否,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而我,却在心中燃烧着熊熊怒火:为什么她就是不听从我的建议,真是狗咬吕洞宾! 想起一句话。世上的事分为我的事,你的事,上帝的事。我的事已经做了,剩下的就是她和上帝的事了。于是,不发脾气,保
持理智,选择沉默。 从出门到上车虽说也就一分钟,可是门一打开,寒风凛冽如刀,腿马上就冻透了。我观察女儿,她紧缩着脖子,也是冷吧。心 思却被其它东西吸引去了,开始研究车玻璃上的霜花,好似完全忘记了身在冷风之中,一只手伸去摸,小心翼翼。
我大声说:“ 赶紧上车吧。”
她好像没有听见,喃喃自语:“妈妈,好像下雪了。”
我不再回答。我的眼里是严寒,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她的眼里是美丽,是一个童话乐园。
健身房从停车场走到室内,约摸着要两分钟。女儿顶着风,外套敞开着,像是海上的帆一般招展,估计她已冻透了,却仍旧快 乐地小跑着,进了室内,工作人员冲她喊:“ 亲爱的,你的腿冷吗?”
她摇摇头,我苦笑,心想不冷就怪了。只是我未作任何解释,若是她们也有孩子,或许会理解一个妈妈的处境,不会轻易去对 一个妈妈是否尽职而作出判断。很多事,远非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背后总是有一个长长的故事。 我跑步,想要把憋了一上午的怒气在运动中化解,也想把自己的无奈转化为力量。
我为什么这么生气? 是因为担心女儿冷,还是因为她执拗地不肯听话? 或许两者兼而有之。但终究,我是我,她是她, 大家都 有各有一个脑袋,各自一副心肠。 我制造了她,她有遗传我的基因,却又有自己新的变异。因此,我只能尽可能把后果讲明,却无 法强迫她接受我的决定。
跑着出了汗,想的也就差不多,终于心平气和下来。 作为妈妈,我希望孩子听话,却又希望她不要那么听话。太听话了,终究会失去自己的主见,不敢为自己发声,害怕主张自己
的权益。遇到危险时,可能会逆来顺受;步入社会时,遇到不公正时不敢声讨。 这需要一个平衡的把握,而不能轻易用“武力和权威” 让孩子屈服。 孩子与父母之间,最好听从道理,而不是拳头。 她若认为 你是不对的,她有权利不听,而父母也需认可孩子的话语权。 通常可能会有三种情况: 1. 父母的建议判断是错的,孩子的声音意见要给于肯定,让她按自己的方式选择。 2. 父母的建议判断是对的,但是孩子并未意识到,不愿意听,但如果这件事按孩子的想法去做没有大的风险,也可以让孩子去 试错,让她自己尝到苦头后吸取教训。 3. 父母的建议判断是对的,孩子却不愿意听,但如果她执意去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会有危险,父母则要强制保护,这时一定要实 行监护人的职责,把安全放在首位。 当然,也有的父母非常高明,孩子也异常聪慧,总是能让孩子乐于接受自己对的引导,减少试错的时间成本。这自然很好,可惜 我不高明,我的孩子也很执拗,毫无捷径可走,只好按部就班,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
| 上一篇:微信转错账,只能“认栽”? 下一篇:习近平新年贺词再传坚定改革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