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以爱启智以美润心为幼儿成长插上翅膀 |
|
幼儿园的娃娃拿起毛笔能将国画画得有模有样;幼儿园的娃娃开动脑筋能将吸管、棉签、鸡蛋壳等生活废旧物品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这些心灵手巧的娃娃们来自北京市顺义区滨河幼儿园。多年来,幼儿园坚持“以爱启智、以美润心”,开设所有特色课程重在“美育”,在传承与创新中推动幼儿自主发展,为幼儿成长插上翅膀。 以爱启智以美润心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走进北京市顺义区滨河幼儿园就像是走进一座艺术馆,里面展出的一件件画作、艺术品将创作者的奇思妙想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都是我们的孩子自己做的。”顺义区滨河幼儿园园长张秋艳骄傲地向记者介绍。或许因为出自孩子之手,每件作品都充满了无限生机与创意,作品色彩丰富、自然生动、极具感染力,丝毫不逊于成年人。 张秋艳介绍,顺义区滨河幼儿园是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园所以“均衡、内涵、特色发展”为核心,定位于“关注幼儿的现在、着眼幼儿的未来”育人宗旨,坚持“以爱启智、以美润心”办园理念,坚持“健康快乐、自理自信、友爱乐群、探究好学”的育人目标,通过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系列特色课程,促进幼儿自主、全面发展。 构建《启智润美》课程体系 挖掘幼儿潜能展现天赋 孩子的一件件作品就是幼儿园教学成果的最好体现。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顺义区滨河幼儿园坚持“实施美育教育,人人在感受与体验中做最好的自己”特色办园方向,实践中遵循“挖掘潜能、展现天赋,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思路,坚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向,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幼儿个性特长。 顺义区滨河幼儿园根据“以爱启智、以美润心”办园理念,秉承一日生活皆课程教育思想,构建了《启智 润美》课程体系,除了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美术特色课程、自选课程。其中,美术特色课程依托园所特色美术活动(儿童水墨画教学),延伸开展特色美工区域活动、主题性活动、大带小拉手活动、自主共享区域,组织教师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案例展示、美术专业技法体验讲座、区域指导技能反思、幼儿学习故事、幼儿自主游戏观摩分享活动等。以创意美工区域活动为例,其包括儿童中国画区域、湿拓画区域、泥画结合区域、立体白坯画、沙画区域、油水分离区域、拓印画区域,幼儿在不同的区域可以尽情地发挥想像力,进行创作。当然,每一项美术体验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老师会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引导幼儿从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扩展幼儿的审美范围。 张秋艳介绍,这些特色课程的开展,能够培养幼儿的感官能力,特别是以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探索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为主,利用家庭、家长、社区及周边资源,走进自然、融入社会,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潜移默化从小在幼儿内心中树立文化自信。不断丰富幼儿头脑中的形象积累,让孩子多听、多看、多体验,强化幼儿的审美体验,能大胆地表现和创作,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孩子们根据提供的多种绘画方式自由选择活动区域,幼儿能熟练操作各种美术绘画表现形式,幼儿创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形象,培养了幼儿的再造想象、创造想象能力,进一步使幼儿对传统绘画艺术受到熏陶和感染。 遵循“四多”原则 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主人 幼儿创作出的每一件精美作品离不开幼儿园老师用心引导和科学的材料投放。张秋艳告诉记者,在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园所思考的不再只是“如何为幼儿提供多层次的材料”,而是“应该怎样使用投放的材料支持助力幼儿的表达和创作”。“在实践教学及材料投放过程中,我们希望给幼儿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遵循‘四多’原则,即多给幼儿自由选择表现形式的机会、多给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的机会、多给幼儿自由表现画面内容的机会、多给幼儿自由结伴的机会,为孩子多种创意提供无限可能,让幼儿感受美工活动的有趣和成功,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教师团队们的行动研究正走向深入,在研究与实践的路上不断梳理提升,现已整理集结《画结·心路》案例、《解读童画·品味童心》幼儿画册、《关爱幼儿·美育心灵》教育反思、《滨河印象》等幼儿游戏性国画教学研究集册。 张秋艳园长表示,美术活动是幼儿审美、表达、创作的重要过程,尝试通过不同方式、各种途径、激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园将持续关注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目标发展的联系、整合与渗透,依托课程实施途径,以传承国粹中国画为主线,不断拓宽更多适合幼儿审美感知、情感表达、创作体验的艺术形式,注重幼儿身心体验的同时,关注幼儿园不同类型、不同组织形式活动的合理搭配,努力做到教学、游戏、生活、运动等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推动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来源:北京晨报 记者:曹晶瑞 |
| 上一篇:假期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良机 下一篇:《中国慢性呼吸疾病流行状况 与防治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