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一句话,看住“熊孩子”!

  进入暑假,孩子自主活动增多,各类意外伤害也随之而来,今年,受疫情影响,娃们放完寒假,喜迎暑假,为预防各类安全隐患,下案例需警惕,安全提示要记牢。

  “熊孩子”没看住

  代价有些大,6月21日,在广东东莞市,4名儿童捡起路边石块,将停放在小区内的45辆车划花 。

  经汽修厂初步估算,划花车辆中的37辆修复价格,合计约12万元人民币 (另有8辆车辆,因暂未提供修复报价,暂未计入) 

  事后,监护人对4名儿童进行批评教育,公开向遭受损失的车主道歉,并表示愿意积极承担相应责任

  划花车辆或许能用金钱补救 但有些伤害,却是不可挽回的

  2019年7月2日,10岁的男童王某某,从贵州省贵阳市某小区7楼,将两个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先后两次推落下楼。

 微信图片_20200703160742.jpg

  该栋1楼住户袁某某被砸中,当场倒地昏迷,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王某某父母一审被判赔78万余元。

  最高法:故意高空抛物最高将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

   《意见》指出,过失导致物品从高空坠落,致人死亡、重伤,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的,依照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处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从高空坠落物品,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处罚。

  孩子得看紧,但方法要“安全”

  为防止孩子走丢,很多家长选择使用“安全牵引绳”

 微信图片_20200703161006.jpg

  在湖北大冶,一名2岁女童,手腕系着“安全牵引绳”走进电梯,而绳子另一端的家长仍在电梯外。

  电梯启动后,女童被绳子吊起,在电梯门上悬挂约2分钟,电梯自动启动急停装置,女童被顺利救出。

微信图片_20200703161117.jpg

  电梯门感应不到安全绳,家长要小心

  电梯一般使用光幕和触感关门。由于安全绳过细,且可以弯折,避开了这两种安全方式。

  为避免“坑娃”,家长在进出电梯时,一定要和孩子同时进出,或者把孩子抱起来进出电梯。

  与孩子同乘扶梯,也需看牢看紧

  江苏苏州女子黄某,带着4岁的孙子逛超市,扶梯上,黄某在后面远远跟着,当男孩跑到临近上沿口转身时,因站立不稳连摔两跤,男孩的手指被扶梯卡断。目前,男孩手指已被成功接续。

 微信图片_20200703161358.gif

  带儿童乘扶梯,这些常识要牢记

  1.确保儿童的裤子、外套、丝巾、鞋子等不被绞入电梯。

2.如果儿童足够高,乘梯时必须抓紧扶手;成人必须拉着儿童的手。

3.不要让儿童坐在购物车内。

4.不要让儿童在电梯上蹦跳、逆行、攀爬、玩耍、倚靠等。

5.不要直接推着婴儿车上扶梯。

6.乘梯结束后,儿童应当立即离开扶梯,不停留在扶梯出口区域交谈或张望。

7.扶梯的一端有一个红色的紧急制动按钮,一旦出现意外,可以第一时间按住按钮,使电梯停止运行。

微信图片_20200703161504.jpg

  重视安全教育莫让悲剧重演

  2020年6月12日,法院对“10岁男童使用共享单车期间,与客车相撞身亡”一案一审宣判,酌定被告拜克洛克公司(ofo共享单车),赔偿原告男孩父母人民币6.7万余元。

2017年3月26日,10岁小学生高某,未通过App程序扫码获取密码,解锁一辆ofo共享单车,在骑行过程中逆行,与一辆客车相撞身亡。

微信图片_20200703161701.gif

  法院认为,两原告作为高某的父母,在对于培养高某,形成正确的公私财物道德观念,以及增强日常的安全,及规则意识等日常家庭教育上,存在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生命可贵,警钟长鸣

儿童安全无小事

给孩子万千疼爱

不如让孩子远离伤害


来源:央视新闻综合


上一篇:强制报告!这个《意见》为什么必须转发周知    下一篇:建议严惩重判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