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食物往往是钠摄入超标的“罪魁祸首”,你知道“隐形盐”都藏在哪儿呢? |
![]() |
如果没有食盐,世界一定是寡淡无味的。 食盐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的氯和钠离子是人体电解质的主要成分,维持着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水分和酸碱值的平衡。 但,摄入过多的食盐(NaCl),却是对身体有害的。过量食用盐会给肾脏造成负担,给身体带来诸多危害,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 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并且有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也有可能会促使免疫细胞的活动向促炎症反应发展,并成为引发自体免疫性疾病的一个风险因素。 一项研究表明,相同高盐饮食对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影响可达5.4毫米汞柱,舒张压影响2.8毫米汞柱;而对血压正常人群则只有2.4和1.0毫米汞柱。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我们每天平均盐摄入量已经达到推荐量的两倍之多了!而全国营养调查显示我国人均烹调盐摄入量高达10.5克。 许多人都清楚钠摄入量超标的危害,会主动控制自己不要吃太咸的食物。但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吃起来不咸的高钠食物却总是被我们忽略,而这些食物往往是钠摄入超标的“罪魁祸首”。那么这些“隐形盐”经常藏在哪些食物中呢? “隐形盐”都藏在哪儿呢? 1.各种调味品、酱料 例如豆瓣酱、辣椒酱、甜面酱、鸡精、味精等。 它们在制作过程中都会加入大量的盐来腌制、调味,虽然它们的名字里没有“盐”,却是实打实的含钠大户。 2.酸甜的食物,钠特别多 因为有其他味道遮掩,所以有些食物的咸味并不明显,不知不觉中会吃进去很多钠,这也算是非常常见的“隐形盐”。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凉果蜜饯,以及饼干点心类。 3.各种含有钠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有很多种,其中很多都是含有钠的。 例如能够产气泡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是最常见的膨松剂和酸度中和剂。 那么具体来说,含1克盐的食物有多少? 下面是1克盐对应的食物重量! 这么多盐! 怎么减下来? 如何做到日常饮食智慧控盐? 健康人: 每天将食盐摄入量减少2.4克,平均收缩压就可下降2.3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1.4毫米汞柱 高血压患者: 将每天食盐摄入量减少2.4克,收缩压可降低5.8毫米汞柱,舒张压可降低2.5毫米汞柱。 1 提倡在家吃饭,学习少盐烹饪知识和技能 学习少盐烹饪知识和技能,培养全家清淡口味和习惯。在外就餐或点外卖主动要求低盐口味,优选低盐菜品,注意荤素搭配。 2 购物先看钠含量 购买加工食品查看营养标签,选择低钠食品,少买高油、高盐的加工食品。要养成看产品包装上营养成分表的习惯。营养成分表上会标注食品的钠含量,钠含量低也就意味着食物含盐较少。选择低钠食品,少买高油、高盐的加工食品。 3 家中备个盐勺 市面上的盐勺,一勺是2克,每人每天不应超过3勺盐。 按做一个菜放一勺盐计算,对一个三口之家来说,每天每餐如果做3个菜,就可以计算和控制好每个菜的用盐量。每个人每道菜最多吃1/3,才可保证盐摄入量不超标。 4 用天然食材替代调味品 烹饪时,除了用盐,还可用香菇、香菜、白糖、醋、洋葱等提味,尽可能减少放盐量。 酱油、味精等调料也含盐或钠,若放了就应减少用盐量,以免咸味叠加。 5 选低钠盐 低钠盐适当降低了食盐中的钠含量,增加了钾含量,是普通健康人群的优先选择,但有肾脏疾病的人需咨询医生。 6 避开隐形盐 少吃含盐量高的加工食品,糕点类、腌制品都是含盐大户。 7 幼儿不要吃,老人要少吃 控盐从娃娃抓起,婴幼儿食物中,最好不要放盐,这样孩子长大后口味就会比较淡; 老人由于味蕾敏感性变差,口味变重,容易多吃盐,因此家人要注意劝导。 来源:生命时报、中国营养与健康、健康中国头条 |
上一篇:走进海拔4300米以上的藏文学校 下一篇:功能饮料真的有特效?家长千万要小心! |